电影尚未上映,就已引发大量抵制声浪,许多人仿佛事先商量好了一般,异口同声地表示:“《731》电影我绝对不会去看。”
作为一名中国人,我坚定支持将揭露日军罪行的电影《731》上映!
这部作品揭示的是日军侵华时犯下的反人类罪行,是历史的一部分,绝不能被遗忘。然而现在却有一些人跳出来反对,理由竟是“可能影响国际关系”,特别是在当前中美关系紧张的背景下,更有人认为我们不该“再与日本对立”,担心“腹背受敌”会影响国内发展与稳定。
面对这样的声音,我只想反问一句:这种回避历史、回避现实的做法,是何等懦弱?何等软弱?何等荒谬?我们难道要为了所谓“面子”就牺牲历史尊严?要因为怕得罪人就选择闭嘴?
我们不妨回头看看历史,当年毛主席带领中华民族挺直腰杆,迎难而上,靠的是什么?靠的是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!靠的是明知艰难却绝不低头的意志!正如“打得一拳开,免得百拳来”的抗美援朝精神,那是一种无所畏惧的民族担当。
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、百业待建,却依然选择迎战强敌,毫不退让,正是这种顶天立地的骨气和勇气,奠定了我们今天国家尊严的根基。
可是如今,一些自诩为“知识精英”的所谓“理性派”,打着“国际形象”“和谐发展”的幌子,频频试图掩盖民族苦难、弱化历史教育。他们说,“不要再去揭过去的伤疤”,说“保持中立才能赢得尊重”,甚至还妄图通过压制影片的上映来“维护社会稳定”。
这些打着“理性”旗号的言论,实则是麻痹人心、削弱意志的精神鸦片,是对历史记忆的刻意淡化!那些鼓吹毫无底线妥协、主动放弃民族叙述权的人,又凭什么自诩能代表中国人民的声音?
提到“731部队”,凡是了解中国近代史的人无不心生愤怒。这支臭名昭著的日军秘密部队,是侵华战争中最黑暗、最残忍的存在之一。它在东北建立起庞大的实验基地,专门从事细菌武器研发和活体实验,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惨绝人寰的罪行。
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黑暗的一章,也是在无数国人心中难以愈合的伤疤。即将于7月31日上映的电影《731》,正是以这一真实事件为背景,讲述自1933年起,三千多名中国同胞及外国友人惨遭731部队残酷摧残的历史真相。
电影《731》的导演赵林山,是一位多年致力于历史题材创作的电影人。早在2017年,他便与编剧团队一同开始构思和打磨剧本,历时两年,直到2019年才最终完成。
为了追求影片的真实性与历史细节的严谨,赵林山不惜亲赴日本实地调查,实地搜集大量原始资料与档案,成箱成车地带回国内,并亲赴日军撤退后留下的遗址进行实地取景,力求每一个镜头都忠于史实。
为了真实呈现当年日军建造的生化实验基地,导演与制作团队不惜重金搭建出几乎等比例还原的拍摄场景。影片没有流量明星的加入,也没有高额广告投入,靠的是导演与演员之间的高度默契,以及一种根植于血脉中的民族责任感与庄严使命感。
可就这样一部极具匠心和分量的作品,却在筹拍过程中屡遭冷遇。由于缺乏投资,赵林山不得不投入全部积蓄,甚至在最困难的时候连儿子的学费都拿不出来,只为将这段惨烈的真相拍出来、不让它沉没在历史尘埃中。
赵林山并不是第一位拍摄731题材的导演,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位。他坦言自己敬重《黑太阳731》的导演牟敦芾,无意与之比较。两位导演有着相同的初心——让国人铭记那段刻骨铭心的屈辱历史,不忘来路,不忘牺牲。
电影《731》本是一部极具现实教育意义的作品,所呈现的并非虚构情节,而是发生在我们民族身上的真实历史。虽然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,但正因如此,更需要这样的作品提醒我们铭记那段血与泪铸就的过去。
遗憾的是,这样一部良心之作却在上映前遭到大量抵制与举报,反对的声音还不断增加。难道一部还原历史真相的电影,竟触动了某些人不愿面对的神经?甚至让人怀疑,是不是把一群隐藏得太久的“日奸思维”给炸了出来?
翻看部分网友的评论,可以看出他们举报、抵制的主要理由,竟然是担心小孩看了会做噩梦。
诸如:“影片太血腥,小孩看了会害怕,还是别上映了。”
“场景太真实,孩子会产生心理阴影。”
“纯属为了煽情,没必要放映。”
“别再揭母亲的伤疤了,影响不好。”
类似的声音此起彼伏,理由大都围绕在“担心孩子产生心理阴影”,或指责影片是“借商业手段揭开国家伤疤”,因此呼吁抵制。
可这部影片只是还原真实历史,没有煽动,也无夸张,不喜欢可以不看,没人强迫观看,而且我不相信我们的孩子会脆弱到连面对历史真相的勇气都没有!
如果说前面那些反对的声音还可以归结为“想法幼稚”“缺乏认知”,那下面这类言论就不再是无知那么简单了。在部分抵制者中,有些人居然声称,《731》触及敏感议题,可能“破坏中日友好”,不宜上映。
我们必须清楚:侵华战争的罪行是铁一般的事实,不因时间久远而可以回避,所谓的“友谊”如果建立在掩盖历史的基础上,那它从一开始就是脆弱和虚假的。
更荒唐的,还有人说“花钱看同胞被虐太奇怪”“商业片没必要揭伤疤”,将影片抹黑为“炒作苦难”。这些说法不是无知就是冷血,甚至让人质疑他们的立场。
至今仍有日本右翼否认侵华,把战犯美化为“英雄”,很多外国人,包括日本年轻人,都是通过参观中国纪念馆、看真实照片才第一次了解那段历史。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讲、不记,谁来替我们守住这段记忆?
导演赵林山之所以愿意为电影《731》倾尽所有,甚至卖掉车子和房子,源于一次让他刻骨铭心的经历。在调查取证期间,他前往采访与石井四郎相关的墓地时,当地一位亲属反问:“你们为什么总来打听我们阁下的事?被打的人都已经忘了,打人的还需要记得吗?”
这句话让赵林山感到无比震撼与羞辱,他形容那一刻,仿佛自己再次遭受了一次精神上的侵略。正是这句话深深刺痛了他,也成为支撑他坚持拍摄这部电影长达11年。
不管试图让《731》被封杀的力量来自哪里,我相信,真正有民族认同感的中国人,都会支持这部影片顺利上映。
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至今未被彻底正视,甚至仍有遮掩和淡化的倾向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我们更需要用作品把历史讲出来,尤其是要让下一代通过直观的方式去了解真相。
过去,我们对那段历史的了解,往往来自课本或口口相传,模糊而抽象。而如今,借助影视手段,孩子们终于有机会以更真实、具象的方式接触那段历史,却有人想把这扼杀在摇篮里,令人痛心。
《731》不是为了煽动仇恨,而是为了提醒我们:如今的和平不是凭空而来,今天的安稳是过去无数牺牲换来的。我们不该因舒适而忘记曾经的苦难。
现在我们拥有万家灯火、国泰民安,但来时路上有血、有泪、有牺牲。只有记住这些,我们才不会再走回头路。
你会支持《731》如期上映吗?
九五配资-炒股杠杆app-全国股票配资公司-正规股票配资门户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